1、事故風險分析
1.1危險性分析
(1)生產、生活污水、廢油等如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
(2)各類燃油機械尾氣的排放,各類作業產生的粉塵將會對大氣產生影響。
(3)施工過程中推土機、裝載機、自卸車、空壓機、等運行中產生噪聲污染。
(4)工程施工產生的廢渣、廢料等會造成固體廢物污染。
1.2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1)環境污染可能會威脅人員健康,造成人員中毒甚至死亡;
(2)環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影響區域內的生物功能喪失;
(3)事件若得不到正確的處置,可能還會引發其它突發事件,如群體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等。
2、應急組織及職責
2.1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王如磊
副組長:蘇新良、劉清星、張友川
成員:王芳、王學峰、劉景生、崔清磊、張玲、韓金民
2.2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組長職責:統一指揮環境污染事件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2)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組織開展環境污染事件現場處置工作;
(3)成員職責:在組長的統一領導下,做好環境監測、搶救傷員、現場警戒、事故報告等工作。
3、應急處置
3.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1)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后,現場人員應及時向安全員報告,由安全員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2)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按照本處置方案指揮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控制或切斷污染源,嚴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發生;
(2)配合地方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應急監測工作,根據監測結果,綜合分析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污染變化趨勢,并通過專家咨詢和討論的方式,預測并報告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展情況和污染物的變化情況,作為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現場應急決策的依據;
(3)建立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域;
(4)如果有人員受傷或中毒,應立即實施急救措施;
(5)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3.3事故報告
(1)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后,現場人員或目擊者應在第一時間報告現場安全員及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2)環境污染事件報告內容包括:
1)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地點;
2)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
3)人員受傷情況;
4)事件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趨向等初步情況;
5)已經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
4、注意事項
4.1應急救援后期處置注意事項
現場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或中毒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相關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4.2應急救援結束后的預防措施
(1)對公司在施工過程中產生、貯存、運輸、銷毀等事故源進行調查,掌握公司潛在事故源、環境優先污染物的產生、種類及分布情況。
(2)針對污染物的特點提出相應的環境污染事件預防和應急措施。
(3)建立優先污染物的快速監測方法,購置優先污染物的快速監測設備,建立優先污染物的處置技術。
環境污染事件現場處置關鍵要素
事故類別 |
高處墜落事故 |
事故特征 |
(1)環境污染可能會威脅人員健康,造成人員中毒甚至死亡; (2)環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影響區域內的生物功能喪失; (3)事件若得不到正確的處置,可能還會引發其它突發事件,如群體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等。 |
應急組織 |
組長:王如磊 副組長:蘇新良、劉清星、張友川 成員:王芳、王學峰、劉景生、崔清磊、張玲、韓金民 |
應急處置 |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安全員,安全員應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2)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按照本處置方案指揮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3)必要時,向外部求助,說明事故地點、受傷人數及嚴重程度、求助人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應急救援聯絡電話 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0543-7316995 公司安全科長電話:15169992323 醫院聯系電話:120 |
注意事項 |
(1)現場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或中毒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相關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2)對公司在施工過程中產生、貯存、運輸、銷毀等事故源進行調查,掌握公司潛在事故源、環境優先污染物的產生、種類及分布情況。 (3)針對污染物的特點提出相應的環境污染事件預防和應急措施。 (4)建立優先污染物的快速監測方法,購置優先污染物的快速監測設備,建立優先污染物的處置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