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迅速、有效應對濱州市沾化區水利工程公司各類突發事件,盡最大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第69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13號)
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發〔2005〕11號)
5、《應急管理部關于修改〈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
6、《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應對工程建設中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等各類突發事件。
1.4應急預案體系
公司應急預案體系主要包括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1.5應急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分組負責
應急救援與處置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組負責。在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應急處置工作組各司其職,有效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預防為主,平戰結合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預防與應急并重,平時與戰時相結合。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隊伍建設、裝備完善、預案修訂、措施完善、預案演練和培訓等項工作,提高應急狀態下的處置能力;
(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
加強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依法建立健全應急預案體系,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體系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5)把握全局,突出重點
樹立全局觀念,明確重點部位,制定防范措施,加強風險預控,有效控制重點部位重大風險,保證人身、財產和重要設備安全;
(6)快速反應,協同應對
建立健全上下聯動的快速響應機制,整合內外部應急資源,協同開展突發事件處置。
2、風險分析
2.1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公司所承建工程項目中存在的突發事件風險不僅來自內部管理因素,同時也受自然災害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根據突發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公司所承建工程項目中可能發生的施工安全事故類型主要包括:
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高溫中暑、高處墜落、坍塌、地質災害等。
2.2事件分級
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將本公司突發事件分為兩級,即Ⅰ級、Ⅱ級。
(1)Ⅰ級突發事件
發生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已經或預期達到下列情形之一的:
發生人身傷亡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5人以上重傷。
設備、設施等損壞,已經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
發生火災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5人以上重傷,已經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
(2)Ⅱ級突發事件
發生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已經或預期達到下列情形之一的:
未發生人員死亡事故,造成5人以下重傷。
設備、設施等損壞,已經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
發生火災事故,未造成人員死亡或造成5人以下重傷,已經或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3.1.1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王如磊
副組長:蘇新良、劉清星、張友川
成員:王芳、王學峰、劉景生、崔清磊、張玲、韓金民
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公司日常應急管理工作。
3.1.2應急處置工作組
(1)搶險救援組
組長:王學峰
成員:王明杰、劉泮、張迪、李忠杰
(2)醫療救護組
組長:劉景生
成員:孫娜娜、鄧杰、王闖、李云波
(3)警戒疏散組
組長:崔清磊
成員:王朋、徐曉、毛清利、王帥
(4)后勤保障組
組長:韓金民
成員:韓井岱、張士江、劉振明、孫偉
3.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2.1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地方、行業有關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置法律、法規和規定。
(2)決定啟動、終止本預案。
(3)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4)負責審定本預案,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評審和演練。
(5)向當地政府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與處理的進展情況,及時落實上級有關指令。
3.2.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監督國家、地方、行業有關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置法律、法規和規定的落實,執行應急領導小組的有關工作安排。
(2)事件發生時,協助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
(3)接收并分析處理現場的信息,向應急領導小組提供決策參考意見。
(4)跟蹤突發事件發展,溝通參建各方應急處置情況并將信息匯總,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5)負責新聞發布和上報材料的起草工作。
3.2.3應急處置工作組職責
(1)搶險救援組
1)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應急處置;
2)負責實施應急處置工作的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
(2)醫療救護組
1)負責事發后的急救工作,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
2)負責與當地醫院聯系。
(3)警戒疏散組
1)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工作,設立禁止進入危險區域的警示標志;
2)負責疏散危險區域的人員。
(4)后勤保障組
1)負責應急車輛的調度;
2)負責保障應急救援所需物資及時到位。
4、預警及信息平臺
4.1預警
4.1.1風險監測
(1)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及時掌握有關水情、氣象、公共衛生等方面的信息,及時傳達相關部門和人員。
(2)公司定期對危險性較大的施工項目、場所、設備進行安全監測、檢測、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4.1.2預警行動
(1)組織相關部門及技術人員對突發事件信息進行分析評估,預測發生突發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響范圍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級別。
(2)通知各應急處置工作組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準備好應急物資與裝備,以備隨時調用,同時檢查并保證通信、給排水、供電等公共設施有效。
4.2信息報告
公司設置有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0543-7316995,并將應急聯絡方式告知各部門及相關方。
公司作業現場發生突發事件后,現場人員或知情人應在第一時間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立即上報公司總經理,并根據需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突發事件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報告突發事件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突發事件發生單位概況。
2)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突發事件現場情況。
3)突發事件的簡要經過,初步原因和突發事件性質。
4)突發事件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應急響應
5.1響應分級
本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分為Ⅰ級響應和Ⅱ級響應,響應分級對應事件分級。
5.2響應程序
1、發生Ⅰ級突發事件
(1)發生突發事件后,現場人員或知情人應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取緊急搶險措施。
(2)分析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確定應急響應級別,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其授權人宣布啟動相應應急預案。
(3)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應急處置工作組各司其職,開展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4)向上級主管部門、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突發事件基本情況和應急救援進展情況。
(5)需要有關應急力量支援時,應及時向地方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匯報請求。
2、發生Ⅱ級突發事件
(1)發生突發事件后,現場人員或知情人應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采取緊急搶險措施。
(2)分析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確定應急響應級別,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其授權人宣布啟動相應應急預案。
(3)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應急處置工作組各司其職,開展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應急響應程序詳見下圖應急響應基本程序示意圖。
圖1應急響應基本程序示意圖
5.3應急結束
突發事件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
6、信息公開
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信息應經過應急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統一發布,未經授權人員不得發布突發事件信息,以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性,避免出現矛盾信息。
7、后期處置
7.1應急恢復
在事件得到初步控制后,要積極采取措施和行動,盡快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恢復到正常狀態。
7.2善后處置
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各項善后處置工作,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給予撫恤、補償和補助,開展保險理賠、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等工作。
7.3調查與評估
認真總結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照應急預案,進行整體應急能力評估,對應急預案提出改進建議。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1)建立有線通訊(固定電話)、無線通訊系統(手機)及網絡通信系統,并建立對講機系統和衛星通信作為備用通訊手段,保證通訊有效。
(2)當突發事件或其他原因造成區域性通信癱瘓時,應立即組織修復,恢復通信。
8.2應急隊伍保障
公司建立的應急救援隊伍是應急救援專職隊伍的骨干力量。公司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提高裝備水平;動員全員有組織的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8.3物資裝備保障
要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完善應急工作程序,確保應急所需物資的及時供應,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督管理,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
8.4經費保障
(1)要保證突發事件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資金,用于購置應急物資、設備、應急培訓、演練及預案修編等工作開支。
(2)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資金的及時撥付。
8.5其他保障
根據應急工作需求,做好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9、應急預案管理
9.1應急預案培訓
安全科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和各隊進行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的培訓,增強員工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保存培訓記錄。
9.2應急預案演練
公司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定期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并做好演練過程的原始記錄。
9.3應急預案修訂
按照公司制度匯編中《應急救援預案評審修訂制度》的要求,定期對預案進行評審,實現可持續改進。
9.4應急預案備案
該預案由安全科負責保存,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9.5應急預案實施
應急預案由安全科負責制定和解釋。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10、附件
F10.1應急組織機構有關人員聯系方式
一、政府部門聯系方式
濱州市沾化區水務局電話:0543-7812311
濱州市沾化區應急管理局電話:0543-7810991
公安消防:119
公安報警:110
醫療救護:120
交通肇事:122
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有關人員聯系方式
表F10.1-1應急領導小組有關人員聯系方式
序號 |
姓名 |
手機 |
職務 |
1 |
王如磊 |
13001524561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 |
2 |
蘇新良 |
15306491117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 |
3 |
劉清星 |
13561502331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 |
4 |
張友川 |
13954382446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 |
5 |
王學峰 |
13792282231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
6 |
劉景生 |
13954332869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
7 |
王芳 |
13686302628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
8 |
崔清磊 |
15169992323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
9 |
張玲 |
15964079779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
|
韓金民 |
13905432715 |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